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2019-10-11   来源:德育工作计划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一):

  案例学生基本状况

  小明,男,13岁。父母因为感情不合离异,父亲无业长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学生、教育学生。但是长辈们对其是一味的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使学生心理严重失衡,由此带来了行为反应偏差。学生本人很机灵聪明,理解潜力强,能言善辨,懂得的道理也多,但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原因,该学生一向对学习没有真正产生兴趣,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行为习惯很差,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自己不听课还干扰别人;老师、同学讲话时喜欢插嘴,有时上课会喊一些和课堂无关的话,而且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要受到老师批评就会情绪激动,或与老师狡辨。而对老师、同学的错误则抓住不放,甚至幸灾乐祸。其表现出了明显的自私自利。

  自从接这个班开始,就发现该学生不是很“听话”,第一节上数学课,为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本想这样的课上起来肯定学生们都会很喜欢,可正当我和其他的学生兴趣十足的讨论问题时,他居然无视我的存在,随意的站起、离开座位走动,还随意地动别人的东西,找别人讲话,别人不与他讲话时,还大打出手。此时我甭提有多生气,毕竟是第一堂课要是不制止了,那以后的课堂还不明白会怎样呢?于是就把他“请”出了教室,但是突然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一样,就扑通一声坐回到了位置上,还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此时为了不耽误其他学生,我也就只好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压住心头的怒火继续上课。课后,我及时从同学、其他老师、其爷爷奶奶那里了解了一些状况后,明白了其实他是因为缺少关爱,想利用一些奇异动作和上课破坏课堂纪律的方式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因为他往往受人歧视,遭人嫌弃。这就更需要教师用真情去感化他,之后我给他当上了一个数学小组长,还时常地表扬、鼓励他,督促他学习,还经常地抽出自己的空余时间给他补课,由于该学生就住在学校附近,所以我经常利用饭后之余到他家进行家访,了解相关状况。功夫不负有心人,此刻他的学习态度端正多了,虽然上课偶尔还会开小差,但绝大

  部分时间能认真听讲,发言也较以往用心,而且作业也能及时完成,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高。看到他的进步,老师们、同学们都很欣慰,对他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中。

  没有差的学生,只有不当的教育方式。教师要学会热爱学生,对每一个孩子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激励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对于该学生我经常关心他,经常鼓励、挖掘孩子的优点,用他的优点去消除他自身的弱点,使其感觉到他也是受人重视的,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就是爱和宽容带来的美妙与和谐啊!教师对学生的爱、理解、宽容、尊重、鼓励,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诱发学生的内省,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鼓起前进的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胜利的彼岸。

  学生都是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没有谁是一块天生的顽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只要我们当班主任的工作做到家,我们定能触摸到这块地方,要明白,这儿就是学生心灵的门户,打开它,你就能看到一颗颗鲜活的心。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努力,必须会成功的。在这几年的实际摸索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拥有敏锐的眼光,用心的思考,并能针对时代的新特点,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共同进步,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真正做到教好书,育好人。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二):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感化造就和谐

  -------记问题学生改造的史话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而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两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切身体会到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深刻影响,现就我自己工作中的亲身经历讲述给大家:

  一、案例背景:

  我班有个学生叫程占胜。初一上学期时,上课经常和别的同学一齐在课堂上玩儿或者做小动作,也不听老师的劝告,严重影响课堂秩序;下课胡乱打闹,脾气暴躁,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在宿舍,和宿舍长吵闹,不按时休息,同学们都嫌弃他;还爱上网,平时作业或潦草或没做,成绩很不理想……每一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期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善,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原地踏步。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应了那句话“小人命,天注定”,我奈之何?但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怎能不理他,让他变本加厉地闹下去呀!此时,我觉得逃避不是办法,务必正视现实!我内心一横:我不改变你,誓不罢休!

  二、案例过程: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第一次,见到的是他妈妈,他没在家,出去玩了,作业还没写。和他妈妈交流了一会儿,明白他爸爸是开大车的,跑长途,很辛苦。并且又一次发生了小的交通事故,很后怕啊!他在家也不太听话,妈妈也宠他,这次也可能又是上网了。我任重道远,回了,没找他。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我不能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我首先召开了关于“孝敬父母”的主题班会,利用多媒体观看生活中感人的父母:辛勤忙碌的父母,艰苦朴素的父母,苍老多病的父母等等,然后就这一话题,语重心长地讲述了我自己的父母从小养大,供我上学,到我有了理想的工作,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得到的却是头发白了,皱纹多了,腰驼背了,但是他们却很开心,因为我没有让他们失望,没有让他们的心血白费,所以我务必好好孝敬我的父母,要不天理不容啊!班会后让学生写品德反思,写自己的心里话。程战胜写了,对于父母的感受轻描淡写,本来挺恼火,又想这也在正常之中,效果不会那么明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之后又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跳出农门,改变人生。想透过教育学生作为农村的孩子,上学是最好的出路,只有好好学习,考取理想成绩,才能走出山沟,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光宗耀祖。给他们讲述父母今日的辛苦受罪忙碌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以后的不辛苦,将来生活的更好。

  再之后我又进行了家访,这次他在家,看电影,作业没写,他妈妈抱着弟弟哄着睡觉。他有点不好意思,因为顾及他的自尊心,好言相劝,让他好好学习。其实心里窝着火,回了。

  周一晚上,地点:宿舍。熄灯了,他没在,我在厕所找到了他,点着烟抽。心中火气直往上窜。我说,你怎样这么不长心眼呀!你让我好悲哀呀!我给你谈过几次话了?老师为了顾及你的感受,不想在你妈妈面前批评你,你却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不懂父母的无私的爱,随心所欲,放任自流,忠言逆耳不进耳,血汗钱花的是那么的潇洒,穿的是那么的名牌,你有何权利这样挥霍啊!人活着一点志气也没有,那还有什么意思,让别人看不起,让父母老师悲哀到家,你就这样的忍心呀!你还记得我给你写的那首诗吗?“四中管理严严严,良苦用心为明天。战胜自己很重要,用心努力笑开颜”。这首诗我是在夜不能寐的晚上发自内心写给你的,你懂吗?。。。。。。

  第二天他写了纸条,还挺委屈。我又一次召开班会----谁最委屈?-----父母。之后谈话,心平气和,语重心长,不带任何批评的意思的谈话。问:爸爸开车挣钱容易吗?危险不危险?妈妈在家又看孩子又做家务得劲吗?。。。。。。这次我看到了期望,因为他哭了,(以前从未掉过眼泪),我让他回去写反思。这次反思写的很真诚,很到位,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决心要改,期望慢慢来,让我不住他。我给予他信心,鼓励他,教他首先学会做人,个性是要学会心疼父母,体贴父母,在学校遵守纪律,踏实学习,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

  之后我给他调了座位,安排了学习助手。他在教室学习的时间也长了,在宿舍也听话了,逐渐有老师反应他在进步,同学们的反馈也好了,成绩比以前有了大的进步。

  回访他家,这次出去擀面条了,他妈妈的评价是孩子变化很大,这次回来干这干那,也没要钱上网,作业回来就开始写了,这真是太好了。。。。。。

  2009年冬期末考试,成绩进步突出,发了奖状,以资鼓励,高兴地回家过年!

  我,欣慰。

  三、案例分析:

  (一)育人德为首,做人孝为先。

  作为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才无德、无才无德我都不喜欢,有德有才是我的教育追求。“孝敬父母”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所有事情都能直接或者间接和孝敬父母挂起钩,时时事事讲述父母的不易,时时事事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时时事事感化学生的心灵。对于占胜同学这样的后进生我的良知没有让我放弃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班会德引领,反思鉴真品。

  德育主题班会是班级工作的导向,利用好一切能够以德育人的机会,时时为学生进行善意的提醒。自我品德反思左右学生的言行,是很好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占胜在之后的反思中,把心掏给了我,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用心地去改正,我推荐了他,鼓励了他,他没让爱他关心他的人失望。

  (三)家校诚沟通,天堑变通途。

  家访,与家长进行了有效的沟通,真正地构成了家校合力,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对于占胜家的家访共四次,每次感受都不一样,我又迷茫逐渐觉得豁然开朗。

  四、反思:

  到武安四中,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一向在琢磨班级管理的捷径,向前辈请教,看书,上网查询,收集资料,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摸索到让学生透过感恩父母来激发学生的爱的激情和学习的热情,感受了家访的力量,懂得了家访的好处。同时,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班级管理方法还不高效,我会更加努力的。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用心做教育,用爱心、恒心、关心去爱护每个孩子,去尊重他们。我相信只要用心就必须能够托起明天的期望。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小学班主任,知己知彼是必需的。“知己”,就是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不仅仅要了解自己的职责,而且要了解自己地地位、作用,实实在在地进行自我解剖、自我评价,对自身地学识、潜力,个性是班主任工作潜力进行正确评估。只有全面地了解了自己,才能时时刻刻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研究教育理论,在实践中探索教育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把工作做到孩子们的心里去。要明白“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小学班主任每一天应对的是天真活泼、思维敏捷、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的小学生。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要想取得成效,就务必想办法全面地了解他们、研究他们,这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第一步。班主任只有做个有心人,才能做到既“知己”,又“知彼”,从而应对自如,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我班上有这样一个小杰,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一天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期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把他管好还影响整个班群众。我心想:不转化你,誓不罢休。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我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同学为什么不喜欢你,你明白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打人了,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就应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必须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哟!”“好!”之后,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每一天给他一个红苹果作为奖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职责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班长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有时,班长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班长说:要有耐心,慢慢来。之后,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忙,个性是班长的帮忙。在同学们的帮忙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劳动也更用心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他对我说:“老师,我要天天得到红苹果,做一个大家喜欢的孩子。”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四):

  班主任德育案例

  本学期我担任预七年级(2)班班主任。这个班级差生较多,有几个调皮大王。刚开学几天,就有人上课不守纪律,课后打人,打小报告的人也络绎不绝,真让人头疼。对这种状况,如果让其放任自流,班上学生的坏习惯坏习气会呈上升趋势,等到“火势蔓延”,后悔也来不及了。但是,要是能很好的抓住这个机会,就能够扭转班风,否则这个班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变得越来越难管,班风也会跟着急剧下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利用开学第二周的班会课,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说你说我会。”

  班会一开始,我首先发言:“同学们,尽管我和你们认识才几天,但天天到我这儿反映状况的人可不少,还有些女生一个个噘着嘴。看来,你们受了不少的委屈,怪老师对你们关心不够。这天,这节班会课上老师专门给你们创造一个机会,尽情的叙述自己的冤屈,揭发个别同学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话还未说完,由女生带头,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发言:“某男生,昨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踢了我两脚。”“某男生天天上课不学习,做小动作,尤其是自习课上经常扰乱其他同学,甚至还骂人。”“某女生放学后经常在教室逗留,还喜欢教室没人的时候偷翻别人的东西。”……等同学们发言完后,我问道:“同学们,从刚才你们的揭发中,谁的名字被提到的次数最多,请这些同学站起来,让大家再次看看,认识一下,好吗?”只见几个男生慢吞吞的站起来,而且还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这时我轻言细语地问:“你们听到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了吗?”“听到了。”是很不耐烦的回答,“同学们说的事情是真的吗?”“是。”这次的回答很明显带有逆反情绪。“那你们能把刚才大家说你们的事例再叙说一遍吗?”等那几个人很不情愿的叙说自己的缺点后,我紧之后问“那你们愿意成为大家最厌恶的人吗?”“不情愿。”“

  那你们说今后该怎样办呢?”只见这几个刚才还横气十足的同学一下子变得满脸羞愧。我追问到:“那你们有信心改掉自己的缺点吗?愿意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吗?”不知是什么原因,这几位同学迟迟不肯表态,我号召全班同学说:“让我们大家给他们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们改掉缺点,给他们自信,好吗?”“好。”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之后我又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向班中的哪些同学学习呢?”他们这时都谦虚地说出了自己的努力目标。有些同学还证明了自己的决心,迎来了同学们的掌声。这次别开生面的“说你说我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此后,我又在班中开了几次这样的班会,收效很不错,在同学们相互检举,相互学习声中,良好的班风逐渐构成,一个“团结、活泼、勤奋、向上”的班群众正在成长。

  从这几次的“说你说我班会课”上,我深深体会到:

  一、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职责感

  刚带此班的时候,我想:尽力而为吧。但当事实摆在面前时,我新的想法是:如果不把这些同学教育好,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前途。一种教师的职责感促使我务必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并把我全部的心血倾注到这些同学身上,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

  二、从尊重入手

  从尊重入手,于细微处播撒师爱的阳光。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透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小孩从出生之日起,便开始具有了多种潜意识,其中包括受人尊重的本能。”这些都说明了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我首先做到了尊重学生,同时也换来了他们对我的尊重。

  三、爱是主旋律

  我记得一位作家曾这样说过:“爱是一座硕大的城堡,使人宁静、向往、安全,它是无边无际的阳光,给人温暖和期望。”我觉得爱更是教和育的基础。在“说你说我班会课”及任何状况下,对待那些顽劣、坏习惯较多的同学,我采取的教育方式总是耐心的用故事进行启发和教育。对每一位学生的教育都力求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因为我始终相信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够教育学生。”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将继续对学生倾注自己全部的爱:爱是阳春三月风,能吹去寒冬腊月雪。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五):

  用心灵接近心灵

  张子丽

  去年秋天,对我来讲好处非凡。在这个象征收获的季节里我迎来了我的第一批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深深明白中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它对人格塑造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未来。正是抱着这种心态,丝毫不敢有所松懈,期望不仅仅能在知识方面传道,更能够在人生中这个充满变数的阶段为他们解惑。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由我担任班主任的高一十班,班级有凝聚力,学生乐观向上,学习主动性强,构成了很正气的班风。在这段时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的收获不少,感受颇多。如何加强班级建设,建立充满活力,有凝聚力的班群众呢?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信任学生,放开手脚

  高一十班入学时有55人(包括1名韩国籍学生),其中男生25人,女生30人。从高一军训开始,透过观察我发现,我们男生训练热情高涨,训练质量很高,群众荣誉感很强,这是优点,但有些男生表现欲过强,期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其中以X同学最为突出。在训练时他表现得极为突出,对同宿舍的同学很热情,主动照顾身体不舒服的同学。为了为最后的文艺表演排练节目,最强度很大的训练过后利用午休时间精心排练。但由于纪律问题被其他老师批评过一次。女生普遍训练踏实,较为细心。我没有对过分表现的学生予以压制,而是在心中默默的计划。开学后根据每个同学的性格特征,以及在军训中的表现并适当参考了他们以前的经历,任命了我办临时班委会。并大胆的予以在军训中表现活跃的同学重要职务。班委会名单宣布后,虽然嘴上说不想担任职务,从X的脸上我看到了一丝惊讶和得意的表情,更加坚定了这样做的决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也证明了当初的决定没有错,选取相信学生,给他们机会展示自己,既稳定了本人及周围同学的情绪,也是能使他们在不断地为班级服务组织活动中找到自信,获得其他同学的认可。这样就构成了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用学生的眼光来看问题。

  记得美国总统华盛顿在他的演讲词中以前这样说过:人,生来是平等的。老师和学生也应是平等的,但是,我想这只是在人格上才就应是这样的。在学识上,老师和学生绝对不就应是平等的,老师永远就应站得比自己的学生高,此所谓"学高为师"。老师得有一桶水甚或是更多的水,才能够去装满学生所持的不同的杯。我们提倡老师要与学生平等指的是:老师要学用学生的眼光去看问题。这样你才能明白学生需要什么,切合实际地将学生原本所持有的不同

  尺寸,不同形状的杯子装满,让他们有满足感与幸福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的主角出现学生的面前,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与学生共同讨论、探究,在适当的地方给予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刻,我每一天在处理班级事务之前与之后都不忘提醒自己:我所做的一切尊重了学生的权利了吗?

  三,尊重、肯定、赞扬学生

  尊重学生,以肯定、赞扬来代替指责、批评。学生不是物品,我们就应把学生当作具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性格等个人品质的人来对待,即使对待后进的学生依然要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偏见,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多跟自己的学生说"你行","你能行"。也许,在某一天,你会发现,他真的做得很好,你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即使你非得要批评一个学生,也就应先肯定他的优点,然后再之后跟他说:如果你能......的话,那就会......。这样做了之后,你常常会看到被批评的学生心悦诚服的表情,既让你的学生虚心理解了你的观点,又避免了师生间因批评而起的矛盾与冲突,而且,这样做的实际效果要比直接批评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直接批评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学生是听你的话,照你所说的去做了,但其实心里并不必须信服于你。尊重学生就要把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当作有好处的事情来关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同时严格要求他们,严格要求也是尊重他们。

  四,关心、体贴、爱护学生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我在教学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深厚融洽的师生之情带来的是简单愉快的气氛及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做一名优秀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心爱护班内的每一位学生。学生是很敏感的,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感觉到老师的爱。如:某位学生昨日生病了,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就不失为一种师生关系的良好开端,这天来了之后,你的一声"好点了吗?"会令他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关心他;天气冷了,问一句"别忘了加件衣服"会令人倍感亲切;所有这些都处处体现了对学生的爱,而一旦你付出了真心的爱,那是必须会有回报的,那就是: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无行中构成一种用心的热情与动力,学生会以刻苦的学习态度、优良的学习成绩来报答你对他的爱。

  诺尔特说,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生活在理解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在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能做到以学生为本,用爱去真心体会学生们的世界,相信他们必须能够快乐地扬起他们自己期望的风帆,开始他们快乐的人生之旅。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六):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无法体会到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因此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的一个案例。

  A某---一个有才气的男孩,但好动、倔强、自我约束潜力差,因此常与同学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上课经常用心举手但也时常废话连篇,影响周围同学听课,干扰老师上课,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肯定了他身上的优点并期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善,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善。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在又一次他没有写作业后,我最后失去了耐心,给他爸爸打电话,还有在全班同学的面狠狠批评了他。

  但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他上课能安静听课了但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神采,也不举手回答问题了,课间也少了他的欢声笑语。似乎在留意翼翼的扮演着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眼神中却流露着明显的消沉和不满。一个虽有缺点但充满自信神采飞扬的男孩不见了,变成了一个消沉的男孩,看着他的变化我不禁问自己这是我期望的听话的学生吗?

  于是我转换其他的方法,我让他换个角度去想问题,如果他是老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一个学生顶撞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又让他懂得作为生活老师每一天要管理那么多的学生会多辛苦,难免脾气会躁一些,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只要我们互相体谅,其实就能够相处的很愉快的,经过将近半个多小时的疏导,他最后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并诚恳地向老师道歉。

  和他一次很长时间谈话改变了他,不尽变得活跃而且变得守纪律了。他检查我们班的眼保健操,之前,他自己散漫,所以,不那么认真管理同学了,但是,这件事以后,努力地改变自己,当好体育委员。在学习方面也是表现的很好。成绩也提高了很多,在月考时英语和数学都打了100多分。

  班主任生涯让我学到了很多,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情感激励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期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理解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总之,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激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七):

  让学生沐浴在关爱中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职责。下面就谈谈我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转化后进生的一典型案例。我班有个学生叫小杰。刚上学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低头搞小动作;课间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于是,我找他谈话,期望他在学校遵守纪律,像个小学生的样貌,让爸爸妈妈高兴。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一转眼又忘了。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访问他得家长,让让他把妈妈叫来,他说他没有妈妈,把他奶奶叫来了,透过他奶奶的介绍,我明白了。原先,他的父亲没有工作,在工地打工,时间颠三倒四,根本就没有时间辅导其儿子的学习;他的母亲前一年因病去世,而奶奶自己年纪也大了,更加没有辅导潜力,何况也管不住孙子,此刻祖孙俩还住在他姑姑家……奶奶也代表家长表达了他们的意思:成绩、纪律不好不怪老师,我们也明白老师尽力了,做家长的也没有办法,他奶奶走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怎样能因为大人的原因而耽误学生的学习呢!大人辛辛苦苦的赚钱不也是为了学生嘛!既然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那我就靠自己,因为他

  是我的学生!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我首先设法接近他,处处关心他,让他感受到失去的母爱。上课只要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我就使劲的表扬他。让他给小朋友发本,让他给班级拖地……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透过我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在以后的日子里,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不断努力,他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开始喜欢和他一齐学习,一齐游戏了。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小杰这样特殊家庭的后进生,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才会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良师益友,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待之。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他们理解不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班主任banzhuren)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学生,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状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小杰的状况比较特殊,主要来自缺乏家庭的温暖,失去应有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交朋友;抓住他家庭在学习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成为受大家欢迎和喜爱的学生。

  总之,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热爱之情,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长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八):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承担这一重任的主要力量——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群众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的引领者,是沟通家长和学校的桥梁。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从毕业开始参加工作以来,我一向研究着这门科学和艺术——班主任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说句实在话,当过班主任的教师肯定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班主任的工作实在辛苦,实在琐碎、繁杂。但是,只要是踏进了教育这番圣土的你必须会毫无怨言地热爱起这份职业,这个岗位来,当别人问起我们的职业时,我们必须会很自豪的告诉他们我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是许多人羡慕的职业,人人都说教师一年有谁都无法享受的三个月假期,尤其是和别人谈到自己的学生

  时,每个教师更加显得骄傲无比,因为学生值得我们去炫耀。因为学生会让我们逐渐走向成熟。让我们体会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当前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分析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成因,用心探索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和对策,是我们行之有效地开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职责。下面是我在班级教

  育工作实践中经历的一个故事。

  一、案例学生基本状况

  小明,男,13岁。父母因为感情不合离异,父亲无业长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学生、教育学生。但是长辈们对其是一味的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使学生心理严重失衡,由此带来了行为反应偏差。学生本人很机灵聪明,理解潜力强,能言善辨,懂得的道理也多,但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原因,该学生一向对学习没有真正产生兴趣,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行为习惯很差,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自己不听课还干扰别人;老师、同学讲话时喜欢插嘴,有时上课会喊一些和课堂无关的话,而且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要受到老师批评就会情绪激动,或与老师狡辨。而对老

  师、同学的错误则抓住不放,甚至幸灾乐祸。其表现出了明显的自私自利。

  二、教育转化

  自从接这个班开始,就发现该学生不是很“听话”,第一节上数学课,为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本想这样的课上起来肯定学生们都会很喜欢,可正当我和其他的学生兴趣十足的讨论问题时,他居然无视我的存在,随意的站起、离开座位走动,还随意地动别人的东西,找别人讲话,别人不与他讲话时,还大打出手。此时我甭提有多生气,毕竟是第一堂课要是不制止了,那以后的课堂还不明白会怎样呢?于是就把他“请”出了教室,但是突然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一样,就扑通一声坐回到了位置上,还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此时为了不耽误其他学生,我也就只好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压住心头的怒火继续上课。课后,我及时从同学、其他老师、其爷爷奶奶那里了解了一些状况后,明白了其实他是因为缺少关爱,想利用一些奇异动作和上课破坏课堂纪律的方式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因为他往往受人歧视,遭人嫌弃。这就更需要教师用真情去感化他,之后我给他当上了一个数学小组长,还时常地表扬、鼓励他,督促他学习,还经常地抽出自己的空余时间给他补课,由于该学生就住在学校附近,所以我经常利用饭后之余到他家进行家访,了解相关状况。功夫不负有心人,此刻他的学习态度端正多了,虽然上课偶尔还会开小差,但绝大

  部分时间能认真听讲,发言也较以往用心,而且作业也能及时

  完成,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高。看到他的进步,老师们、同学们都很欣慰,对他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中。

  没有差的学生,只有不当的教育方式。教师要学会热爱学生,对每一个孩子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激励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对于该学生我经常关心他,经常鼓励、挖掘孩子的优点,用他的优点去消除他自身的弱点,使其感觉到他也是受人重视的,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就是爱和宽容带来的美妙与和谐啊!教师对学生的爱、理解、宽容、尊重、鼓励,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诱发学生的内省,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鼓起前进的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

  驶向胜利的彼岸。

  学生都是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没有谁是一块天生的顽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只要我们当班主任的工作做到家,我们定能触摸到这块地方,要明白,这儿就是学生心灵的门户,打开它,你就能看到一颗颗鲜活的心。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努力,必须会成功的。在这几年的实际摸索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拥有敏锐的眼光,用心的思考,并能针对时代

  的新特点,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共同进步,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真正做到教好书,育好人。

  总之,在教育学生时,个性是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学会从关爱学生做起,

  因为爱能创造教育的奇迹!爱能使教育走向成功!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九):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选取适合教育的学生,应选取适合学生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批评或表扬都要深浅有度,用心寻找突破口,因材施教。也许就是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在不经意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和关系,到达心灵的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应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在严爱中把握好批评的艺术与方法,尽可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捕捉学生“闪光点”,对“问题”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问题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问题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首先、严字当头、爱字为首,批评时要用心肯定学生的优点;裁决时“糊涂”些,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应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任何一次过火的

  指责、无意的歧视,都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心理阴影。尤其是对个别学习成绩差、行为表现散漫的后进生,一怒之下甚至会例数学生的许多缺点,新帐旧帐一齐算,将学生批个一无是处,心毁意冷。其实班主任更应关心和爱护他们,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在处理班级事情时,应对后进生,应谨慎对待,不能简单粗野地呵斥和指责,也不能过早地“盖棺定论”,应以诚相见,循循善诱,和他们交朋友,促膝谈心,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理解老师的批评和教育,自觉地去转变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完美的东西。鼓励他们独立工作,进行创造,获取成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是:严字当头、爱字为首。批评要用心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短板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桶能装水的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对犯了错误甚至是很严重错误的同学耐心的做工作裁决时“糊涂”些,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班里一名父母离异的女同学,从小一向跟着母亲生活,生活很贫困。特殊的成长环境加之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致使她性格很怪癖,不善于交际,同学关系不好,因小事经常与老师、同学发火。有时甚至故意给班干部出难题,在不喜欢的课上恶作剧。一次竟与班里一位女生因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我多次找她谈话,做思想工作,从小事着手关心她,用事实说明学会宽容的重要性,并对她体育训练用心,肯于吃苦,用心参加劳动等优点予以肯定。有时候我故意“糊涂”地安排一些好事给她做,把一些管理班级的事情交给她,帮忙她重树信心,给她创造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锻炼机会,引导她学会与人相处,鼓励她融入群众,并要求班干部不计前嫌主动帮忙她、关心她、团结她,使她最后有了转变,树立了生活的信心,逐步融入了群众。诚然,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自身优势与长处,更就应教育他们看到自身的不足,方能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其次、水火相容、严爱相济,批评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应对犯错误的同学,批评时“糊涂”些,为学生的自尊心设计一把保护伞。

  严格管理学生是每位班主任务必重视的问题。只有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才会构成好的班风,但需注意严而不凶,爱而不溺,严爱相济,在爱中求严,在严中见爱。尤其是批评的语言要有必须的艺术性,注意时间,场合,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关心的语气去帮忙教育学生。记得一次语文课,我班一个男同学没有学习而是在忙着写一封信。之后让细心的我还是发现了:满满两张纸,写的工工整整,字里行间情真意切,主要是向一位异性同学倾诉自己的烦恼、思念、以及不被理解和关注的痛苦情绪。从中不难看出:他在朦朦胧胧的暗恋着一位同学,正陷于无法自拔的情感泥潭中,难怪上课心不在焉、闷闷不乐,成绩下滑明显。事后,我没有声张,假装糊涂,并在班级替他保了密。我多次找他谈心、及时引导他并且上课经常找借口表扬他。经过耐心的思想工作,他如实地说出了真情,并自觉地承认了错误。青少年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很多看法和想法很不成熟,等将来有了立足社会的本领,再思考这些大问题。人不可能一辈子不做错事,人生关键时只有几步,不能让同样的错误重犯,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他含着眼泪不住的点头,我了解此时他复杂的情绪。无需太多的语言,老师给予他的尊重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他很

  感激我,从此他转变了:脸上重见了笑容,学习成绩也呈上升趋势。

  有一天,我班的王小明同学自习课大声喧哗,又不听值日学生干部的制止,反而反唇相讥,值日干部要将这位学生拉到讲台前站着,结果两人闹别扭,当我来到教室,听见里面吵吵闹闹,推开门一看,只见两个男生正在吵架,大有兵戎相见之势。吵了起来我当时十分生气,本想冲过去严厉批评他们一顿,但理智告诉我,这时她们正在气头上,万一弄不好,他们同我顶上了,那可下不了台。于是,我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我装作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拿出语文课本来说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一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情不自禁地“哇声一片”。

  由此可见,教师批评得当,方法适宜,能够多为学生思考,批评的效果会比严厉的训斥好。老师批评不当,刺伤学生自尊心、学生必定对老师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本学期班里的几位男生在宿舍打扑克,我当时当众严厉批评他们,结果这几位男生好一段时间感觉自己没“面子”,经常闹情绪,以抄袭作业、值日敷衍了事等来表示对受约束的不满。之后,我冷静的反思自己的工作,常言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何尝不把忠言变的顺耳,让学生听得进去,就应会更利于行吧。于是我换位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试着理解他们,挤时间坐下来找他们谈心,表态时“糊涂”些,不在公开场合揭露学生的伤疤,给自己也给同学留下回旋的余地,放下老师的架子,像朋友一样聆听他们的倾诉,倾听他们的心声,结果如此沟通并冷处理后,这四位同学有了很大的转变,师生关系也由紧张变得融洽起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再次、严为心声,爱是雨露,严爱适时、适度;批评时“糊涂”些,批评学生应持有爱心,批评方式应因人而异。

  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期,他们中的个别同学因为小学时养成的散漫习惯,加之缺少良好家教,有时难免给班级扣分抹黑。老师此时必须十分生气。与其你去大声的训斥他们,不如找他们谈话,让他们自己找出自身不足,违纪的根源所在,千万不能因为他们给班级扣了分,而对他们厌恶、歧视甚至恶语相讥,那样做的结果只会导致:师生间的矛盾将会僵化,学生也会我行我素,破罐破摔。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教师只有倾注全部爱心才能感化学生。在我的班里有一位借读生,其学习和行为都存在严重问题,他从小学到初中一向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遭同学嫌弃,一入学就有点自暴自弃的想法,故意表现出对什么都满不在乎,家长也对他不抱任何期望,只求他混个毕业证。我清楚这样的学生内心很痛苦、很无奈,实际上他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在一个寒冬的早晨,他迟到了,他想,这下可要被狠狠批评一顿了。出乎他意料,我并没有疾言厉色地责问他,而是假装糊涂,和颜悦色地关心他今早吃饭了没有。当我了解到他的父母都还没有起床,他连早饭都没有吃就赶到了学校之后,我受到很大震动,情绪久久难以平静。我暗示他不该迟到,但又表扬他有较强的自理潜力,课间买了面包

  让他吃,鼓励他学会自理、凡事早行动。他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进步很大。但是,学生的进步难免是有反复的,虽然这位同学仍有违纪现象,但我从中深深地体会到:“这样的学生就像体弱的树苗,更需要我们班主任给予更多的阳光,更多的呵护、更多的关爱,不断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去唤醒一个孩子的上进心”,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不断进步。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以前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批评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所悔悟,并在短期内改正错误。批评的目的能否到达,取决于班主任的批评方式。针对不同性格,不同脾气,不同思想的学生应因人而异。严爱适度,批评学生应权衡利弊得失。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应循循善诱,对于脾气暴躁,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教师应用“交流式”的批评,批评时糊涂些。例如我班一位性格内向的女同学,一次月考前被某科老师严厉批评,她一气之下,该学科的卷子只写了名字,以不答试题来宣泄心中的不满,以此来报复老师。原因是老师得罪了她。第二天,我并没有去找她谈话,我把“惜”字写在黑板上,我对同学们说:“对于“惜”这个字我想谈谈个人的想法。“惜”的左边是个‘心’右边是个‘昔’,‘昔’的上面是,象是草,中间是‘一’表示‘地平线’,底下一个‘日’放在一齐,则成为:太阳落到地平线的小草下面,意思是‘晚了’!用的左边是个‘心’,想想右边的‘晚了’就是“惜”。已经晚了的时候,我们‘惋惜’。怕它晚的时候我们‘珍惜’。而后,我又对学生说:“我期望大家在一齐的时候,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幸福,同时也要珍惜身边的伙伴、朋

  友、亲人的生命以及和他们的缘分。我期望大家多珍惜少惋惜,一身边的一切。课后她主动地来找我谈心,说出了许多心里话,也和任课老师“握手言和”了。看来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应对症下药,把握好批评的分寸,严爱适度,恰到好处的适度批评,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对他的批评,引导其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别人,认识顾全大局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激发其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动力。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学生幼稚无知,就随意地践踏学生的人格和自尊。爱心,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未来的灯烛。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严师出高徒”,严的前提是“尊重”,真心爱护自已的教育对象,就必然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又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要合乎情理,是学生透过努力能够到达的。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透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心理学的测量证明:“一个小孩从出生之日起,便开始具有了多种潜意识,其中包括受人尊重的本能。”这些都说明了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勿庸质疑,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若在批评教育时讽刺、挖苦、奚落甚至辱骂、体罚,这与严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批评应当是善意的,个性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细致恰当的批评,春雨润物细无声!

  批评的艺术应是:“严格与善良、严格与尊重、严格与理解、严格与关爱”的有机结合。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合乎情理的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只有做到这些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育人效果。在美国教育哲学家诺丁斯的关怀德育论中诺丁斯引出了关怀的两种基本含义:1、关怀与职责感相似,如果一个人操心某事或感到自己就应为之做点什么,她就是在关怀这件事;2、如果一个人对某人有期望或关注,她就是在关怀这个人。所有的教育行为、过程与方法都应具有道德性,即关怀性,否则不成其为教育。而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学说”也告诉我们:人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都是人的基本需要。由此我认识到,待进生其实也有被需要、被关怀、被理解、被尊重、被认同的需要,只是因为长期以来一向被老师和家长轻易地否定、批评,导致待进生产生“破罐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不负职责的糟糕想法,这种不利局面的产生能够说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应负必须职责。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即是理性的研究者更是感性的实践者。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身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更大。人们常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什么样的学生,这话不无道理。常言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育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应对性格各异、个性鲜明、可塑性强、一个个活生生的中学生,班主任工作中切记:凡事要本着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态度,教育批评学生要尊重学生、“在严爱中把握好批评的方法与艺术”。这是每一个热爱班级管理者值得探究的问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虽无痕,却有着惊人的力量;润物虽无声,但能“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每位德育工作者都要透过唤醒、引导、鼓舞等手段来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信其道乃受其教”,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十):

  一、背景

  我所管理的高一(七)班,共有学生46人。相较于高一年级的其他7个班,我们班的特点是:男女生比例比较平均,但男生思想活跃者居多,易于理解新生事物,但又对现实缺乏辩证认识,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潜力差,学习主动性意识薄弱,纪律散漫,这无疑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另外,班里基本上没有尖子,尾巴却是挺重的,这也加大了成绩提高的难度。于是,在这么个大框架下,班里同学的问题也就相应的复杂一些。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很明确的一点是,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所以,一切当从“了解”开始。如果老师不能了解、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或教育氛围,是使德育“入心”、“入脑”的基本前提。而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就要尽力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感受着学生的感受。有这样一个学生思想态度的成功转化让我记忆犹新。

  二、案例描述

  我班里有位同学,名叫小邓(化名)。平时和同学关系不错,有很多朋友,性格很开朗,尤其爱打篮球。但是他有个缺点,脾气很急,个性容易暴躁。以前有一次在历史课上,因为他的笔袋被他不留意掉到了楼下,他要求捡回,历史老师不允许,他很不满意,就不顾老师直接走出了教室…事后他向历史老师承认错误,在班里也作了公开检查,也和我说他明白自己这样做很不对,不懂得尊重老师,但自己脾气一急,就什么也不记得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以后会努力学习,尊重老师,不再这样。

  我开始接手这个班时觉得这个叫小邓的这个孩子很讲义气,重情义,成绩虽然不好,但是脑子很聪明。这样一次与老师的冲突我想他就应从中得到了教训,于是仍然鼓励他要好好学习,用心向上,并表示愿意和他在私底下成为朋友。

  但之后不久的一件事使我意识到这个孩子还是需要老师们进一步的教育,让他自己管理自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是学校篮球联赛期间的一天,中午有我班比赛,早自习时我在班外观察状况,发现有几名男生的座位是空着的,当时我很生气,但是我想与其去寻找他们不如在门口等着他们出现。不一会,他们几个人就大汗淋漓的走了上来,于是我把他们几个人带到了办公室询问状况。了解清楚之后我很是生气,原先他们是因为要准备篮球联赛所以才没有及时回来上早自习,而他们认为早自习并不重要,这种学习态度让我很是不满。这几个学生平时就是问题学生(包括小邓),问题已经一大堆,我想这次我不能只是进行教育,因为这种不学习、随便翘课的风气如果镇压不住的话,就会在班内造成很坏的影响。于是我采取了“小事化大”的战术,准备把这个问题与家长平面化,当然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于是我想到了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我找到了年级组长贾老师,教务主任王主任和林主任,他们都觉得这不是一件小事,属于群众翘课行为,就应加大力度教育。于是我让每个学生给家长打电话来学校解决问题,我要透过这件事情让他们认识到好好上课,好好学习对于一个学生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在解决这次问题的过程中,小邓的态度不是

  很好,还说什么不参加篮球联赛之类的气话,这话让我也听得很气愤,我觉得这个孩子不就应说出这样的话。由于工作经验甚少,我一时没有控制住自己把这话和他的父亲说了,本想和他父亲一齐教育他,但是可能这种方法并不妥当,虽然表面上他最终是承认了错误,写了保证,但是从他的眼神中我感觉到我并没有完全成功的到达教育他的目的,这让我心里一凉。

  此后,他就开始变本加厉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不再专心,纪律不再严格遵守,不仅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了班内的其他同学,我总是不厌其烦的进行教育,严厉的,温柔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非之分,作人之道等等,因为我认为对于这种脾气的孩子,公平的公正的给他讲道理的话,会比只去严厉指责的效果好很多。虽然每次都有所得,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当他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他的反复就会很频繁。我想我就应找个时机,给他一次大的转变。

  不久后的一次做操,成为了我们师生关系的转折点。他的动作很不标准。于是操后我把他留下来,进行了个别谈话。他的眼神一开始很不友好,他觉得自己就以前相比做的已经很到位了,不觉得自己错,而且当我说到一半的时候,铃声响了,他想回去上课,我想如果这天我不把你说服,那么我的教育就没有任何的好处。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转变谈话角度,谈到了我自己,我和他的关系,也谈到了他身上的毛病,谈到了他的未来,他的人生之路等等。我对他说:“…小邓,我能够告诉你,此刻能够直言你缺点的人才是真心为你好、关心你成长的人,你以后的人生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是只有那些告诉你有错的人,才是你真的值得信任的人…你此刻身上的毛病很多,学习也很不用心,,你要明白,你上高中是有很重要的任务的,我相信你是个懂事明理的孩子,就应能分清主次。学习的困难,我们能够团结起来一齐克服一齐进步…互相帮忙才能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大的进步,你此刻的状态很不好,如果你是对老师有意见,那么你能够直接提出,好的推荐我必须理解并对自己的问题加以改正,我只是想在我的潜力范围内帮忙你们每一个人实现自己的理想…”小邓边听边点头,虽然这次的他没怎样说话,但是我感觉他真的听进去了,我觉得这次的

  谈话还是很有效果的。最后,由于外面天气很冷,我们都穿得很少,于是我带着他在操场上慢跑了几圈,一边跑我还一边对他说:“小邓,看着脚下,你的每一步都有一个痕迹,你的路是靠你自己走出来的,如果不想把它走歪,你就要落好自己的每一个脚印…”

  就这样,这件事就结束了。我觉得多少能让小邓有所改善,以后能更听话,也就到达了我的教育效果。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我收到了小邓的一封信,信的大概意思是:一开学的时候他觉得我这个老师很好,很真心地对每个学生,他以前从不认为能够和老师交心,但是却相信能够和我交心,但是上次早自习翘课我和他父亲反映他的一句气话,让他觉得我并不是他的朋友,不了解他…也从此对我产生了抵触心理。但是昨日我的一席话,真的触动了他的心,他是真心的感受到了我是站在他的角度为他的未来、他的人生去思考,是真心帮忙他值得他信任的人,他愿意重新和我做交心的朋友,以后只要他出现问题,我正面提出,他必须努力改正…

  看到他的信,我真的很是触动,当即给他写了回信,表扬他的懂事和进步的决心,我相信只要他肯努力,必须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这封信给了初为人师的我更大的信心和动力,我觉得我的工作有了回报。虽然这才刚刚开始与小邓的交流,但这封信使我体会到我的工作对一个学生是多么重要,我的工作是有期望的有成就的,更是有乐趣的。也许每个学生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教师付出真诚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师爱,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只细腻各异的钥匙,架设起一座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深入学生的心中去了解他们。

  三、案例分析及反思

  我认为,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心理相容、双向交流、相互尊重和信任的过程,像案例中的小邓这样的问题学生平时多遭老师的冷漠,自卑有余,信心不足,对老师也没有好感。如果班主任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尊重他的人格,尊重他的权利和义务,与他心心相通,以诚相待,给他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这对于激发他们的自我转变的主动性和用心性是很有效果的

  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对话”时,除了要真诚、细致外,还务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应多用商量式的语气、推荐式的口吻。不能不顾学生的意愿、情感,强迫学生理解自己的意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也应靠爱心、靠理解和尊重帮忙学生更大的进步。

  在这次事件中,我发现了自身认知的局限性,没有花时间去挖掘学生心理的东西。以这次事件作为契机,我会认真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努力去接触他们,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更做他们心目中的知心朋友。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十一):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选取适合教育的学生,应选取适合学生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批评或表扬都要深浅有度,用心寻找突破口,因材施教。也许就是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在不经意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和关系,到达心灵的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应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在严爱中把握好批评的艺术与方法,尽可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捕捉学生“闪光点”,对“问题”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问题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问题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首先、严字当头、爱字为首,批评时要用心肯定学生的优点;裁决时“糊涂”些,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应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任何一次过火的指责、无意的歧视,都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心理阴影。尤其是对个别学习成绩差、行为表现散漫的后进生,一怒之下甚至会例数学生的许多缺点,新帐旧帐一齐算,将学生批个一无是处,心毁意冷。其实班主任更应关心和爱护他们,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在处理班级事情时,应对后进生,应谨慎对待,不能简单粗野地呵斥和指责,也不能过早地“盖棺定论”,应以诚相见,循循善诱,和他们交朋友,促膝谈心,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理解老师的批评和教育,自觉地去转变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完美的东西。鼓励他们独立工作,进行创造,获取成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是:严字当头、爱字为首。批评要用心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短板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桶能装水的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对犯了错误甚至是很严重错误的同学耐心的做工作裁决时“糊涂”些,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班里一名父母离异的女同学,从小一向跟着母亲生活,生活很贫困。特殊的成长环境加之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致使她性格很怪癖,不善于交际,同学关系不好,因小事经常与老师、同学发火。有时甚至故意给班干部出难题,在不喜欢的课上恶作剧。一次竟与班里一位女生因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我多次找她谈话,做思想工作,从小事着手关心她,用事实说明学会宽容的重要性,并对她体育训练用心,肯于吃苦,用心参加劳动等优点予以肯定。有时候我故意“糊涂”地安排一些好事给她做,把一些管理班级的事情交给她,帮忙她重树信心,给她创造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锻炼机会,引导她学会与人相处,鼓励她融入群众,并要求班干部不计前嫌主动帮忙她、关心她、团结她,使她最后有了转变,树立了生活的信心,逐步融入了群众。诚然,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自身优势与长处,更就应教育他们看到自身的不足,方能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其次、水火相容、严爱相济,批评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应对犯错误的同学,批评时“糊涂”些,为学生的自尊心设计一把保护伞。

  严格管理学生是每位班主任务必重视的问题。只有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才会构成好的班风,但需注意严而不凶,爱而不溺,严爱相济,在爱中求严,在严中见爱。尤其是批评的语言要有必须的艺术性,注意时间,场合,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关心的语气去帮忙教育学生。记得一次语文课,我班一个男同学没有学习而是在忙着写一封信。之后让细心的我还是发现了:满满两张纸,写的工工整整,字里行间情真意切,主要是向一位异性同学倾诉自己的烦恼、思念、以及不被理解和关注的痛苦情绪。从中不难看出:他在朦朦胧胧的暗恋着一位同学,正陷于无法自拔的情感泥潭中,难怪上课心不在焉、闷闷不乐,成绩下滑明显。事后,我没有声张,假装糊涂,并在班级替他保了密。我多次找他谈心、及时引导他并且上课经常找借口表扬他。经过耐心的思想工作,他如实地说出了真情,并自觉地承认了错误。青少年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很多看法和想法很不成熟,等将来有了立足社会的本领,再思考这些大问题。人不可能一辈子不做错事,人生关键时只有几步,不能让同样的错误重犯,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他含着眼泪不住的点头,我了解此时他复杂的情绪。无需太多的语言,老师给予他的尊重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他很

  感激我,从此他转变了:脸上重见了笑容,学习成绩也呈上升趋势。

  有一天,我班的王小明同学自习课大声喧哗,又不听值日学生干部的制止,反而反唇相讥,值日干部要将这位学生拉到讲台前站着,结果两人闹别扭,当我来到教室,听见里面吵吵闹闹,推开门一看,只见两个男生正在吵架,大有兵戎相见之势。吵了起来我当时十分生气,本想冲过去严厉批评他们一顿,但理智告诉我,这时她们正在气头上,万一弄不好,他们同我顶上了,那可下不了台。于是,我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我装作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拿出语文课本来说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一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情不自禁地“哇声一片”。由此可见,教师批评得当,方法适宜,能够多为学生思考,批评的效果会比严厉的训斥好。老师批评不当,刺伤学生自尊心、学生必定对老师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本学期班里的几位男生在宿舍打扑克,我当时当众严厉批评他们,结果这几位男生好一段时间感觉自己没“面子”,经常闹情绪,以抄袭作业、值日敷衍了事等来表示对受约束的不满。之后,我冷静的反思自己的工作,常言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何尝不把忠言变的顺耳,让学生听得进去,就应会更利于行吧。于是我换位

  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试着理解他们,挤时间坐下来找他们谈心,表态时“糊涂”些,不在公开场合揭露学生的伤疤,给自己也给同学留下回旋的余地,放下老师的架子,像朋友一样聆听他们的倾诉,倾听他们的心声,结果如此沟通并冷处理后,这四位同学有了很大的转变,师生关系也由紧张变得融洽起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再次、严为心声,爱是雨露,严爱适时、适度;批评时“糊涂”些,批评学生应持有爱心,批评方式应因人而异。

  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期,他们中的个别同学因为小学时养成的散漫习惯,加之缺少良好家教,有时难免给班级扣分抹黑。老师此时必须十分生气。与其你去大声的训斥他们,不如找他们谈话,让他们自己找出自身不足,违纪的根源所在,千万不能因为他们给班级扣了分,而对他们厌恶、歧视甚至恶语相讥,那样做的结果只会导致:师生间的矛盾将会僵化,学生也会我行我素,破罐破摔。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教师只有倾注全部爱心才能感化学生。在我的班里有一位借读生,其学习和行为都存在严重问题,他从小学到初中一向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遭同学嫌弃,一入学就有点自暴自弃的想法,故意表现出对什么都满不在乎,家长也对他不抱任何期望,只求他混个毕业证。我清楚这样的学生内心很痛苦、很无奈,实际上他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在一个寒冬的早晨,他迟到了,他想,这下可要被狠狠批评一顿了。出乎他意料,我并没有疾言厉色地责问他,而是假装糊涂,和颜悦色地关心他今早吃饭了没有。当我了解到他的父母都还没有起床,他连早饭都没有吃就赶到了学校之后,我受到很大震动,情绪久久难以平静。我暗示他不该迟到,但又表扬他有较强的自理潜力,课间买了面包

  让他吃,鼓励他学会自理、凡事早行动。他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进步很大。但是,学生的进步难免是有反复的,虽然这位同学仍有违纪现象,但我从中深深地体会到:“这样的学生就像体弱的树苗,更需要我们班主任给予更多的阳光,更多的呵护、更多的关爱,不断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去唤醒一个孩子的上进心”,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不断进步。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以前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批评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所悔悟,并在短期内改正错误。批评的目的能否到达,取决于班主任的批评方式。针对不同性格,不同脾气,不同思想的学生应因人而异。严爱适度,批评学生应权衡利弊得失。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应循循善诱,对于脾气暴躁,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教师应用“交流式”的批评,批评时糊涂些。例如我班一位性格内向的女同学,一次月考前被某科老师严厉批评,她一气之下,该学科的卷子只写了名字,以不答试题来宣泄心中的不满,以此来报复老师。原因是老师得罪了她。第二天,我并没有去找她谈话,我把“惜”字写在黑板上,我对同学们说:“对于“惜”这个字我想谈谈个人的想法。“惜”的左边是个‘心’右边是个‘昔’,‘昔’的上面是是草,中间是‘一’表示‘地平线’,底下一个‘日’放在一齐,则成为:太阳落到地平线的小草下面,意思是‘晚了’!用的左边是个‘心’,想想右边的‘晚了’就是“惜”。已经晚了的时候,我们‘惋惜’。怕它晚的时候我们‘珍惜’。而后,我又对学生说:“我期望大家在一齐的时候,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幸福,同时也要珍惜身边的伙伴、朋友、

  亲人的生命以及和他们的缘分。我期望大家多珍惜少惋惜,一身边的一切。课后她主动地来找我谈心,说出了许多心里话,也和任课老师“握手言和”了。看来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应对症下药,把握好批评的分寸,严爱适度,恰到好处的适度批评,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对他的批评,引导其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别人,认识顾全大局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激发其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动力。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学生幼稚无知,就随意地践踏学生的人格和自尊。爱心,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未来的灯烛。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严师出高徒”,严的前提是“尊重”,真心爱护自已的教育对象,就必然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又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要合乎情理,是学生透过努力能够到达的。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透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心理学的测量证明:“一个小孩从出生之日起,便开始具有了多种潜意识,其中包括受人尊重的本能。”这些都说明了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勿庸质疑,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若在批评教育时讽刺、挖苦、奚落甚至辱骂、体罚,这与严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批评应当是善意的,个性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细致恰当的批评,春雨润物细无声!

  批评的艺术应是:“严格与善良、严格与尊重、严格与理解、严格与关爱”的有机结合。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合乎情理的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只有做到这些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育人效果。在美国教育哲学家诺丁斯的关怀德育论中诺丁斯引出了关怀的两种基本含义:1、关怀与职责感相似,如果一个人操心某事或感到自己就应为之做点什么,她就是在关怀这件事;2、如果一个人对某人有期望或关注,她就是在关怀这个人。所有的教育行为、过程与方法都应具有道德性,即关怀性,否则不成其为教育。而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学说”也告诉我们:人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都是人的基本需要。由此我认识到,待进生其实也有被需要、被关怀、被理解、被尊重、被认同的需要,只是因为长期以来一向被老师和家长轻易地否定、批评,导致待进生产生“破罐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不负职责的糟糕想法,这种不利局面的产生能够说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应负必须职责。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即是理性的研究者更是感性的实践者。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身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更大。人们常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什么样的学生,这话不无道理。常言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育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应对性格各异、个性鲜明、可塑性强、一个个活生生的中学生,班主任工作中切记:凡事要本着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态度,教育批评学生要尊重学生、“在严爱中把握好批评的方法与艺术”。这是每一个热爱班级管理者值得探究的问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虽无痕,却有着惊人的力量;润物虽无声,但能“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每位德育工作者都要透过唤醒、引导、鼓舞等手段来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信其道乃受其教”,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十二):

  我教过一名姓宋的男孩,他性格急躁,易冲动,缺乏群众荣誉感,对待同学也不友善,甚至有时有欺压行为,经常与他人发生矛盾,在上中学之前,就曾与他人发生冲突,他甚至还持刀带人去另一所学校挑衅,幸好警察及时赶到,制止了事件的发生。在他初一从外校来到我们班之后,他也并没有意识到自身不足之处而加以改正,不到一个月就与初三年级的学生打架,之后又向他人借钱不还,当事件被揭发出来,自己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却大发脾气,欲上前打人,当时他的母亲也在现场,却对他束手无策。针对这样的孩子,我首先采取在情感上对他构成威慑力量,让他意识到学校不是他乱来的地方,作为学生,他也务必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错不怕,但知错要改而且能改就是好样的。在接下来与他相处的日子里,我从规范他行为细节入手,引导他发现自身不足,改正缺点,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我既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以情动人,以爱感人,用爱心驱赶他内心的孤独与放纵。慢慢地,他变了,他开始明理懂礼,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乐于主动帮忙同学,更愿意为班级承担一些困难的工作任务。在他毕业之后与我的一次电话通话中,他说:“老师,还是您对我好,我此刻更能明白您对我的严厉,也更能体会

  您对我的好了。老师,谢谢您!”仅仅这样一句话,我已经十分地欣慰了,因为我明白我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回报。

  感悟: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也逃不了一个空虚。”充满爱的情感会在心灵之间传递,它会激起学生心中无穷的力量,并成为学生努力的动力,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的一次次飞跃。正所谓情通才能理达,理达才能导行。

  真心播种,爱心培育,是我们实施教育不可缺少的法宝,但这一切都离不开一颗恒心,因为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其成果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有教育梦想达成时的喜悦,也会有应对一次次教育失败时的惆怅与困惑,每到这时我们就更需要用一颗恒心去坚持,只要我们能够耐心地在学生们的心田上不断地种下情感的种子,并努力去浇水、施肥,我相信总有一天,种子会发芽、开花、结果,爱的果香会飘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十三):

  我班有一个王姓的女孩,因父母离异,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齐,从小她就有些娇生惯养,比较自我,职责心不强,学习意识淡薄,成绩偏差,也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女孩,在与她此刻妈妈的沟通交流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这位母亲很想带好这个孩子,但由于对爷爷奶奶等女孩亲戚家人的顾虑,她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些缩手缩脚,有些担忧。所以,在孩子刚上初一的时候,我就任命她为寝室长,培养她的职责意识,她刚开始说自己不行,我就将寝室长需要承担的工作说得十分简单,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她听了之后觉得对于她并不难,而且因为她没住过校,对这份工作也有些好奇,于是也就爽快地答应了。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她为了完成好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首先就要有职责心,安排好寝室值日工作,并且每一天都要提前检查值日卫生状况;其次还要处理好自己与同学间的关系,以方便自己在管理寝室纪律时能够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再次她还要十分细心地关心室友们的生活,帮忙老师及时了解她们的困难与烦恼,为老师与同学之间建立沟通的通道,与老师一齐努力为她们排忧解难。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参考。在这一过程中,她逐渐培养了自己的职责感,也学会了体谅他人,关爱他人。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和谐,因此帮忙她协调好与家人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与她谈心的时候,我并没有一开始就说及她的家事,而是逐渐地先引导她学会体谅、感恩和回报,这种品质的构成,有利于孩子从内心去感受周围人对她的关爱,也能去理解父母、长辈对她的教育。而这一品质构成的过程,就是在我与她一次又一次地真诚交流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她把我当成她的知心朋友,学习上、生活上以及家里的事情都愿意主动与我谈,我告诉她很幸运,身边有这么多人关爱她,尤其幸运的是她能遇到此刻这位也十分爱她的妈妈,同时我也让她体会她此刻的妈妈也很不容易,既想好好教育和帮忙她,同时也有来自其他人的压力,让她明白她在这件事情上也是十分关键的,她的主动交流与表现将会让她此刻的妈妈更容易、更简单地做好很多事情。孩子确实体会到了我言语中的真诚,她开始尝试和努力地与家人拉近距离,经过两年多的成长变化,她此刻不仅仅提高了学习成绩,与家人相处得也十分开心融洽,她的妈妈为此还来到学校感谢我对她孩子的引导教育。说到这些事情时,她不由地热泪盈眶,感激之情不言而喻。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参考。

  感悟:

  人与人之间确实需要真诚来搭建沟通的桥梁,它就似涓涓细水一样,慢慢地流进人们的心田,在这片清澈的田地间,人们消除了隔阂,加深了情感,心近了,一切事情也就简单了。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需要用真诚来开启心扉,更需要用爱心来维系,因为爱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露,它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在爱的感召下,我们能建立起愉悦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们也会在爱的浇灌中让心中的阳光更明亮。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十四):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已不是神话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职责。下面就谈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把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这一典型案例。

  我班有个学生叫张桂添。初一上学期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一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期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善,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善。初一第一学期中段测试各科竟然不及格。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务必正视现实!我内心一横:我不改变你,誓不罢休!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接待我的是其伯父,透过其伯父的介绍,我大吃一惊:原先,他的父亲前两年因故自杀已离开人世,他的母亲紧之后又疯了,不理家事。现家中只有五个人:上有七十多岁的奶奶,下有三个小妹。祸不单行的家庭造成他年纪小小正需父母疼爱之时却无人疼爱,内心充满仇恨。姐妹们的学费都是其伯父向镇政府申请“年收入低于1500元贫困家庭子女免收学杂费”而获得的。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喜欢打羽毛球。打羽毛球不正是我自己擅长的吗?到了课外活动时间,我约他打羽毛球,给他讲打羽毛球的技巧,谈论目前我国羽毛球在国际上的地位,谈论“苏迪曼杯”,谈论张军等羽毛球健将。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透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善。

  之后,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打羽毛球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生病时我就给他买药、煎药........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透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能到达及格。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

  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趁着良好势头我不断加强巩固,初一第二学期,我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透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几个月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忙。奇迹出现了:午休、晚休及自习课,他不仅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于是,我试着让他当值日生。果然,在他值日那天全班纪律个性好。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本学期期终测试成绩平均达70分。

  到了初二,我刚好又当他的班主任,开学之初他主动找到我表示这学期将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我高兴起来干脆让他当纪律委员。在他的努力下,这学期我班的纪律更加良好,还夺取了学校“礼貌班级”荣誉称号。老师同学都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学习成绩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期末测试各科成绩平均81分。

  看着他上课如此聚精会神的神态,看着他课外活动时间仍然与学习委员一齐钻研难题的影子,看着他准确工整的作业,看着班上手抄报里有他的笔墨,看着他劳动课大汗淋漓的样貌……我会心地笑了起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经过老师的不断努力,他已被转化为德、智、体、美、劳均全面优良的学生。第二学期他的中段测试成绩已取得显著提高,在班上排行第三名,全级第十三名。此刻,他已被学校评为“二十佳学生”,成了同学们的学习楷模。

  案例分析: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张桂添这样特殊家庭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在中学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理解不了。因此,我与张桂添同学从交朋友做起,和他一齐打羽毛球,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状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张桂添的状况比较特殊,主要来自缺乏家庭的温暖,失去应有的爱。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抓住他喜欢打羽毛球,与他交朋友;抓住他家庭艰辛,给予生活上的帮忙;抓住他生病,我给他买药、煎药;……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透过两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最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张桂添同学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

  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热爱之情,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长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十五):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中小学的班主任工作十分重要,要把孩子培养好,班主任的作用很大很大。要当好一个班主任,务必有高尚的师德,有丰富的经验。给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工作是最为关键的。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职责的重大。同时,为了给以后的工作带给经验,我不断的总结自己的工作,个性注重工作中各种案例的积累,透过案例仔细分析,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

  一、宽容使问题学生重拾自信。

  俗话说,不怕有错,就怕知错不改。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指出他们的错误,还要用宽容的心去融化他们的缺点,个性是对问题学生,他们的问题往往是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对于他们别人也不够宽容。来看以下这个案例。

  案例:刚接班时,一些教过他们的老师就更我说我们班的一个女生品质不太好,爱撒谎。之后就是学生陆续的反应,该生经常借钱不还。做为班主任我自然要调节这件事了,最后在我和家长的配合下,解决了这件事。透过说服教育,她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保证改正。结果,不长时间以后,她就开始逃课了。这还了得,于是请来了家长。她家长对她自然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大骂。本来我也是很生气的,但是当她哭着让我再给她一次机会时,我还是选取了宽容,我并没有过分的责备她,而是,从跟她认识到此刻,对她的看法,对她的做法,以谈心的方式取得了她的信任。此刻,她成了我最得力的小助手了,诚实可靠,不管是学校还是班级她都热心投入。许多老师都说她变了。给学生机会,实际就是给教育机会。

  分析:其实问题学生更加渴望老师同学的关心,只要给他们就会,他们会做得更好!

  适用范围:几乎所有范围。

  二、做学生的榜样,蹲着和孩子说话。

  案例:都明白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时十分重要的,但是怎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呢?那么就先做学生的榜样,学会蹲着跟学生说话吧!我们班以前因为经常换老师,所以学生有点“麻木”了。劳动时,偷懒耍滑,不好好干活那是正常的事。于是,我经过思考,我没有先对他们说服教育。劳动前,我什么都不说,开始干活时,我挽起衣袖自己先擦起了地。在干活时,我暗暗观察学生的反应——有点不好意思了。于是,几个学生过来了,“老师,我们来帮你吧!”学生越聚越多了,以后的劳动就不用我多费口舌了。

  分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

  适用范围:几乎所有范围。

  三、让班委明白,职责重大。

  案例:班里的板报是一个班级特色的体现。作为宣传委员,安排好同学办好板报是她的职责。但是,开学初,我们班的板报办的很不成功。经过调查,是宣传委员组织得不好。于是,我专门开了一个班会,讨论宣传委的人选,同时也指出了,现任宣传委的不足。我就物色了另外一名有潜力的同学接替,班级的宣传工作大有起色。同学对待自己的工作也都更加认真了。

  分析:收回权利,是为了让某些班上担任必须管理任务的同学冷静下来,分析自己的不足。

  适用范围:心理承受潜力较强的学生。

  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肯定有一些班主任老师会有更多的富有创造力的方法。但是,我们就应认识到:所有的方法,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我心目中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就应是班主任老师“无为而治”。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十六):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中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十五个年头了。在这些年中,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班主任每一天与学生接触得最多,许许多多烦琐的小事,都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分析去处理,,它不仅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力。因为,我们应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充满创造力的孩子。下面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中感受很深的两个故事:

  我班有个学生叫沈阳。他平时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一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期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可他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貌,口头上答应,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不可雕的朽木”。有时我真想放弃,算了吧,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群众,务必应对现实!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脑中没有要做个让他人喜欢的念头。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数学老师。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明白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就应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必须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之后,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职责心强、学习成绩好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群众,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忙他,使其进步。此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忙他,教育他。之后,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忙,个性是某某同学的帮忙。在同学们的帮忙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

  案例分析: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歌德有句名言:“教师如果征服了学生的心,其形象就如天空的星星一样在学生的心中发光。”后进生的转变,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对学生来说,师爱是重要的教育因素。因为优等生需要爱,中等生需要爱,后进生更需要爱。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体会到师爱,就会自然地快乐地理解教师对他的教育,就会得到满足而产生用心的情绪。所以,要设法了解学生的一切,想法开启他们心灵的天窗,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走入学生中间,去询问,去了解,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理想的火花,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在教育教学中,常有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就对学生辱骂或进行体罚,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信任学生,只有尊重学生人格,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信任老师。所以,在管理班级时,要尊重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育人,会令孩子更爱你,也使你的工作更简单,情绪更舒畅。

  我带过一个班,带班不久我便发此刻这个班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每一天家长背着书包接送学生上下学,给学生超多的零花钱,学生用这些钱买零食、买玩具,而家长稍有一点没顺学生的意,就会出现大吵大闹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班李红身上尤为明显,李红同学爸爸早逝,妈妈一个人靠给别人打工挣钱养活他,但他却不能感受妈妈对他无私的爱。一天,他妈妈送他到大门口,他要5元钱,妈妈问他:“你要这么多钱干吗?”他说:“你管我干嘛,快点给我,不给我就不上学。”他妈妈一听,立刻从兜里掏出5元钱给他。我看到这一幕,感觉到这种现象十分严重,务必让学生懂得去感受父母给与他们的爱,并学会回馈父母。

  于是,我便在班级开展一系列感恩活动,就以李红为突破口,用手机把他妈妈一天的生活录了下来,制作成录像放给学生看:早上送完他上学,妈妈便去替别人打工种地,晚上他妈妈用辛苦一天所挣来的30元钱买来鱼、肉、水果做给他吃。当李红看到妈妈在太阳下辛苦的种地,汗珠布满额头时,他渐渐的低下了头,在看到妈妈把鱼、肉一劲儿的往他碗里夹,自己却只吃咸菜时,他掉下了眼泪,此时我明白了,他已经感受到了妈妈对他深深的爱,以及妈妈的辛苦。于是我关掉画面,望向全体学生,学生们也都满眼含泪水。我说:“老师录下了李红妈妈的一天,而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的妈妈、爸爸他们为了供养你们上学,让你们穿好的、吃好的,他们的一天都是怎样过的呢,他们给你们买吃的、穿得的钱是怎样辛苦挣来的呢?”教室里一片寂静,我明白学生们在深深的思索中已经渐渐感受到了父母对他们爱。我又抓准时机,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给妈妈洗一次脚。李红在当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抚摸着妈妈那充满裂痕的双脚,我明白了那代表着妈妈为我付出的无私的爱,我会用我的爱回报妈妈------”学生朴实的语言正证明了他们心中的爱以及对爱的理解。

  开展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爱,学会爱。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把爱注入学生的心田,用爱浇灌稚嫩的幼苗。并且用宽容的方式,让学生有愧疚之心,也使学生有改正的机会和余地,这样会使事情迎刃而解。在农村,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在正确教育孩子方面有所欠缺,娇惯、溺爱,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冷漠、霸道的个性,自理潜力差、没有群众荣誉感、不懂得合作等等现象在学生中屡见不鲜。因此我认为农村小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爱,学会爱,使他们变得不再自私,对事情不再冷漠,使他们学会了宽容,班级里充满了爱。

  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使我感悟到:有时我们老师蹲一下身,弯一下腰,比100句说教好的多!我认为一切教育方法都来源于一点,那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作为教师,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爱能够塑造完美的心灵,爱能够诱发完美的行为!爱能够播种完美的语言!如果教师能够在教育中给与学生人文关怀,心中充满爱,那么就能帮忙学生构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使班级构成一种健康、完美的精神面貌。我想今后更就应做一个有心人,努力做好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http://m.anytaobao.com/gongzuojihua/55474.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德育工作计划(合集27篇)

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汇编21篇

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的汇编19篇

德育工作计划

六年级德育工作计划【汇编三篇】

德育工作计划

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通用4篇)

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六年级德育工作计划精选四篇

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学期重点德育工作计划(合集7篇)

德育工作计划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合集3篇)

德育工作计划

教师德育工作计划个人免费锦集十五篇

德育工作计划

下期学小学德育工作计划【17篇】

德育工作计划